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他们是“长江守护者”

最深情的呵护,最动人的反哺——
    

图为岳阳志愿者组织在长江边开展生态环保活动。(资料图片)

江湖壮美如画,长江万古奔流。
长江湖南段绵延163公里,全部位于岳阳境内。岳阳与长江相依,受长江滋养,因长江而兴。长江大保护,岳阳责任重大。
四年前的一个春日,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从湖北荆州石首港登岸乘车进入岳阳,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进行考察。在君山区华龙码头,总书记驻足远眺,在林阁老巡护监测点,总书记通过实时监控视频察看洞庭湖野生动物种群保护情况。
“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考察中,总书记一再叮嘱,语重心长。
四年来,岳阳始终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持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
多年形成的乱排滥放、乱采滥占、乱围滥捕等问题得以解决;关停非法砂石码头155处,退还长江岸线7.24公里,完成35家造纸企业和15家沿江化工企业退出;长江水质断面达到Ⅱ类,洞庭湖水质综合评价接近地表水Ⅲ类,岳阳获批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碧水东流,有人用心守护;岁月静好,有人负重前行。在长江边、洞庭畔,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或生于斯,或长于斯,他们是执法者、志愿者、工程师、农民、村干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一江碧水守护者”。他们以星辰般的坚毅,给予长江深沉的爱,坚定地守卫着每一寸水面。
“江豚不但没有灭绝,还更多了”
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兴衰的指示生物,被人们称为“微笑天使”。近几年,“微笑天使”江豚频频在长江湖南段出现,其背后凝结了诸多守护者的付出。
“我们举行了‘江豚巡护活动’,带着学生和家长们到洞庭湖和长江一线,寻找江豚的踪影。”1991年出生的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谭格忙着给孩子们上关于江豚保护的环保课,让更多人了解江豚,感受近年来江豚保护的成果,深刻体会“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性。
谭格介绍,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成立于2011年,是我国民间首个江豚保护机构。在当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洞庭湖、长江旗舰物种的江豚生存空间不断缩小,一度面临和白鳍豚同样的功能性灭绝困境。
“非法捕捞是江豚数量减少最主要的原因。”谭格说,而繁忙的运输船只、水质污染、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也对江豚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早些年,志愿者们在湖面上巡逻保护江豚时,经常会和非法捕捞江豚的渔民们发生冲突,但近年来非法捕捞的行为逐渐减少,乃至停止。
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2017年,江豚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此同时,岳阳市君山区全面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华龙码头等长江岸线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个非法砂石码头全部取缔,并开展复绿工作。
“10年前,豚类专家曾预言‘洞庭湖江豚10年之内将灭绝’。因为,洞庭湖过去是铺天盖地的迷魂阵、矮围,还有非法采砂、非法排污。”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江豚爸爸”徐亚平说,现在,水清了,岸绿了,人类的骚扰和破坏降到了最低的程度,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江豚不但没有灭绝,数量还在明显回升。“江豚已经超过120头,野生麋鹿也增加到了近200头,而候鸟已经达到28.8万只。可以说,野生动物迎来了它们生命的春天。”
总书记考察过的华龙码头,如今也是绿树如茵,水天一色,从一个砂石转运搅拌站变成了江豚的一个聚集点,常驻在此的江豚就有40多只,这里也拥有了一个美丽的新名字——“江豚湾”。
而岳阳守护江豚乐土的力度,还在持续加码。
“管住了排污口,就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岳阳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是频频亮相媒体、备受关注的“万里长江第一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当时考察过的地方。
巴陵石化水务部(岳阳)城区供水装置,与城陵矶水文站相距不到100米。每次经过这里,巴陵石化水务部云溪生化装置(车间)副主任胡超都深感“守护好一江碧水”重任在肩。
作为公司云溪片生产污水处理的最后一关,云溪生化装置拥有3个生化处理单元,污水变清水主要靠它们。其中,环氧单元专门针对树脂部环氧氯丙烷污水建设,定向处理高盐污水。
为了摸清高盐污水处理的根本问题,胡超每天蹲守现场,节假日也不缺席。他和同事反复调整各控制参数,收集运行数据、分析原因。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形成一整套针对高盐污水处理的运行方案。一个月攻关结果显示,环氧单元污染物去除率提升20%,助力树脂部产量创新高,大幅提升了污水处理质效,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环保行业日新月异的工艺、更加严苛的标准,使工作面临重重考验。”胡超说,“以前只是觉得这就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但现在不一样了,觉得肩上担子沉甸甸的,守护好一江碧水,保护长江母亲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管住了排污口,就筑牢了第一道防线。”岳阳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肖鑫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排查城陵矶长江排污口。为了保证巡查质量,肖鑫和同事们采用徒步的方式摸排排污口,采样检测水质。数公里巡河过程中,他不放过每一根排水管、每一个入河口,对水质异常区域快速溯源,查清原因,及时收集证据。
“绝不允许未经处理的污水偷排直排流入洞庭湖、进入长江。”肖鑫说,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闸门”,管住排污口至关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
目前,岳阳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长江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用污水防治的涓滴不弃,确保滔滔江水清流永续。同时,我市也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2021年,全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案件204起,处罚金额超2000万元。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31个地表水国、省考核断面水质监测达标率为96.2%,为有监测以来最好水平。长江岳阳段水质断面优良率达到100%,洞庭湖水质综合评价接近地表水Ⅲ类,总磷浓度下降至0.063mg/l,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作为长江‘哨兵’,冲在一线是我们的职责”
198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欧阳凯和父亲一样,选择成为了一名水文人。
“我在洞庭湖边长大,从小喝长江水,对长江有感情。”每天监测水文变化,第一时间向上汇报。这样的工作,欧阳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了36年。现在的他,是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岳阳分局高级技师。
“1996年发洪水,三四月的洞庭湖里刮起了大风,我和同事每天几次出船进行水文监测,采集数据向上面汇报。”欧阳凯说,水文监测工作常年在水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存在。“有一天,我们的船在靠江边停靠的过程中,突然一个风暴来袭,将不远处的塔台掀垮,只差一点就全部砸在我们的船上。”
在欧阳凯记忆中,小时候父亲每次上班,母亲总要叮嘱他注意安全。后来,这样的叮嘱又延续到了他的身上,每次出门,母亲和妻子总是千叮万嘱,要他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4月洞庭湖进入汛期,7、8月份才是长江的主汛期。所以,现在的流速和流量不是很大。”船行至长江中心,欧阳凯和同事将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小心地放置于江面,对长江水的流速、流量等数据进行监测。
“以前测流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大概只需要20多分钟。”欧阳凯说,上世纪90年代初水位主要还靠人工观测、水情靠电话电报传输。进入新世纪,城陵矶水文站装备添置了自动化程度较高先进仪器,基本实现了水文数据测报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今天的洞庭湖水位为23.56m,流量为5666m3/s。”半个小时后,欧阳凯和同事们完成了一系列的水情数据采集工作,船只开始朝着岸边返航。
城陵矶是洞庭湖唯一汇入长江的出水口,城陵矶水文站已有118年历史。它是洞庭湖及长江流域防洪、生态修复、河道治理、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的依据,也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文人的传承和接力,同样发生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中游局岳阳分局主任工程师林天才身上。
林天才的父亲是第一代长江水文人,从小随父亲东奔西走,林天才对其间辛苦感触尤深:“水文人就是要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看着两岸万家灯火,再多辛苦也值!”
2020年汛期,长江上中下游洪水齐涨,洞庭湖水位超警,险情千钧一发。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的城陵矶水文站,是长江防汛“晴雨表”。上下游水库群如何联合调度?何时启动应急响应?一双双眼睛盯着水文站。
“加密测报次数,水位、流速,每小时一次。”林天才深知,水文站是防汛抗洪的“耳目尖兵”,责任重大。数据差之毫厘,可能会影响预报的精准度。
“作为长江‘哨兵’,冲在一线是我们的职责。”林天才说。测报、计算、分析雨水情……在水位超警的60多天里,林天才吃住在水文站,高强度的测报工作让他腰椎间盘突出,常常疼得直不起身子,只能靠吃止疼片坚持。
像这样的坚守,几十年如一日。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传承。
“既要提升‘颜值’,也要让老百姓得真实惠”
张国湘是华容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自2018年起,他就带领他的团队开始着手华容县长江岸线复绿的规划工作。
白天,张国湘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华容县32.7公里的长江大堤,从长江故道生态保护与修复区、长江岸线复绿区、蛋子山矿山复绿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区四个功能区着手设计,制定出一整套科学的实施方案。晚上,又要将一份份的数据、调查资料存储到电脑里,琐碎而细微。
“这里要复绿、这块要提质,这里长多少宽多少、这块要设计什么树种……”光调查工作就搞了四十多个工作日。
岸线复绿初期,栽植苗木主要以景观造林为主,村民们有点意见。“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们的田不能种了,少了收入。”“这块不能种景观树,要栽经济林,要创收。”……
张国湘不急不恼,和老百姓面对面,算细账:“要成整体,不能你三亩他二亩,整体才有规模、规模才能出效益。”“有一定的规模了,别人才会上门收购,要不然你的柑橘只能你买,他的柿子只能他买,最后换的是一点点辛苦钱。”“我给你们推荐一种果树,你们上网上搜搜看怎样?”一次又一次,大家的工作做通了,实施方案也随之成型了。
2019年3月,一万四千余棵香橼树在长江大堤上种下了。香橼果实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每亩销售收入在4000元以上。这些树木不仅提升了长江大堤的“颜值”,还能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行走长江岸边,看见的是林海,闻到的是花香,让人心旷神怡。当前,我市加快推进长江岸线、“一湖四水”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完成省级生态廊道增绿扩量建设任务2.25万亩,长江岸线提质改造3459亩。
在君山柳林洲街道濠河村,63岁的垃圾清运员李石金每天清晨6点就开着他的手扶拖拉机,挨家挨户收集生活垃圾,这里实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已经几年了,村子里干干净净的。
“河岸修好了,河水清了,我们不能让生活垃圾再污染濠河。”4月13日,君山柳林洲街道濠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小刚和志愿者一起巡河,沿途拾捡垃圾。“濠河连通洞庭湖和长江,全村几百多户人家每天的生产生活都与濠河息息相关。”作为村级河长,郭小刚每周要对辖区内的6公里河道进行一次巡查。
财鱼养殖一直是濠河村的支柱产业。但财鱼养殖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我是一名上岸渔民,禁捕后专门养殖财鱼。以前废水都排到了濠河里。”养殖户吴克应说。去年来,郭小刚找到了他,要求财鱼养殖户开始考虑转型发展。郭小刚给出了两套解决方案:要么升级财鱼养殖技术,减少废水排放,要么改养鲈鱼。在村里的指导下,吴克应把自己承包的30多亩水塘全部改养鲈鱼。
随着财鱼养殖户的全面转型,很快村民们就感受到了变化,濠河的水变清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堵”为“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是濠河村成功的一个诀窍。市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组长刘红霞说,全靠濠河一湾碧水,大家才能吃上“生态饭”,守护这里的青山绿水,人人都有责任。
长江永流不息地灌溉着这里大片的土壤,哺育着这里的人们,这是我们的长江,我们的家。
一条伟大的河流,滋养一方水土,孕育万物生长。
一种动人的反哺,不分昼夜寒暑,忠诚而且笃定。
当生产岸线变为生活岸线,公园绿地替代码头船厂……如今的一江碧水、两岸葱绿,163公里岸线嬗变的“底气”源于历史的重托,源于“守护者”日夜守望的决心和信心。岳阳人,正为长江大保护贡献着久久为功的力量和智慧,让母亲河不再孤独地闪光。
本报记者 李亦恩 刘敏文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