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位于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新竹村的衡阳市华农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陈华正在查找有关葡萄栽培技术的资料、制作课件,为国庆节后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进行备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华组织带领华农葡萄“衡阳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免费给予贫困户技术指导培训,还吸纳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赚钱,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技术课堂进田间
△华农葡萄“衡阳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助力脱贫攻坚项目技术指导志愿者在葡萄基地点对点指导村民修剪葡萄枝
“陈总,多亏有你帮我修剪葡萄枝,今年我家的葡萄才能大丰收!”10月6日,新竹村村民陈善国来到陈华家,连连道谢。
原来,今年7月,正是葡萄修剪枝叶的时候。陈善国看着长满枝叶的葡萄藤却无从下手,便到华农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寻求帮助。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华二话不说,拿起剪刀,跑到陈善国的葡萄园修剪枝叶。
“给葡萄剪枝可是一门大学问。修得好,葡萄的品质、产量都会提高,病虫害也会减少。”陈华一边剪枝,一边向陈善国传授葡萄修剪窍门。
没多久,陈华的剪枝法便奏了效。陈善国的葡萄售价由去年每公斤10元涨至今年每公斤14元。
“从我创业以来,一直有很多人帮助我、指点我。现在我也想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陈华说。
2016年,陈华成立华农葡萄“衡阳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向贫困户、农户免费传授葡萄种植技术。并在新竹村流转300余亩土地,成立华农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醉金香、阳光玫瑰、美人指等20余种葡萄,吸纳当地贫困户入股、分红,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陈华的感召下,华农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伍扩充至20余人。通过组织集中培训、田间授课等形式,他们将葡萄种植知识送至周边乡镇,甚至传递到长沙、株洲等地的葡萄基地。
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在志愿服务队的带领下,开始种植葡萄,形成以合作社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2万亩葡萄产业带。
截至目前,志愿队已组织上百次培训,带动14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疫情下的送菜工
“华农葡萄‘衡阳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真的不错,疫情期间还免费送菜给我们。”
“是啊,要是没有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在家里平稳度过疫情。”
……
谈及志愿队,蒸德家园、蒸水花苑的许多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
今年疫情期间,不少市民都主动宅家、居家隔离,出门买菜成了居民的生活难题。蒸德家园、蒸水花苑是廉租房小区,困难群众较多,买菜更是难上加难。
为方便困难群众生活,陈华每天带领志愿队,到自家的蔬菜基地采摘新鲜的白菜、茼蒿、红菜薹等蔬菜,赶在中午11时30分前,免费送到居家隔离人员家中。
“当时就是想着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只能给大家送点蔬菜。”陈华说。
由于志愿队提供的蔬菜数量大,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还特地安排了一辆皮卡车,负责将新鲜蔬菜运送到居民家中。
“这些蔬菜使用的是有机肥料,绿色环保,甜分足。”居民邓志明说。
据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华农葡萄“衡阳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连续20天为70余户困难群众送去爱心蔬菜,总价值4.8万余元。
“我们能做的都是些小事,但是能帮助到大家,我觉得很骄傲。今后我也会将这种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志愿队队员易积明说。 (湖南日报记者 聂沛 通讯员 陆意)
《湖南日报》 10月9日 07版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
湖南省志愿服务网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微信沟通
扫描二维码关注
湖南省志愿服务网
微信沟通社群
新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