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衡阳:“雁阵”高歌 奏响文明“大合唱”

图片由湖南文明网提供
    

 

  仲夏华灯绽放的傍晚,湘江两岸繁华与和谐交融,绿意盎然的街头公园中,孩子们正嬉笑玩闹。不远处的马路上,车辆自觉停下“脚步”,礼让行人。还有风尘仆仆的“衡阳群众”志愿者仍在坚守,为行人“保驾护航”。

最美衡州。摄影:罗盟

  眼前的一切,无不让人感觉和谐宜人,于无声处传递出阵阵暖意。从“外求”到“内修”,从“外治”到“内炼”,自衡阳市吹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以来,大城衡阳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从老百姓‘家门口’建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夯实‘群众认同’这个基础。”2020年4月,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暨打造“衡阳群众”品牌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邓群策的讲话目标明确、掷地有声。

  创建为民,上下齐心共谱华章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次大考,比拼的是勇气,考验的是担当。

  在以最强执行力推进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产业强市和最美地级市的建设征程中,衡阳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将其定位为“一号工程”“民生工程”,并向全市人民发出“不创则已,创则必成”的庄严承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成一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让创文成果惠及广大市民。

船山公园将健康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摄影:罗盟

  衡阳市通过创文,城市“双修”稳步实施,生态绿地建设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整体实施,“海绵城市”“控源截污”抓紧推动,“两站一场”整治成效明显,社区“三清三建”提质面貌焕然一新,“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响,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生态保护水平明显提高,空气质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社区提质改造后,美观的墙绘得到居民一致好评。摄影:王翟

  同时,衡阳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系列有效举措也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520人次,检查网吧2153家次,责令整改101家次,警告91家次,全市网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培育了一批特色服务、环境优美、信誉良好的品牌网吧;梳理、排查、整治校园周边娱乐场所、文具店等,杜绝不良现象,查禁非法出版物,不断优化学校周边秩序和学生学习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分添彩。

  创文永无止境,“创文人”的脚步更不会停歇。今年年初,衡阳又提出,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开展“清洁雁城”“雁阵行动”“补窗行动”“敲门行动”“交通秩序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加大保洁力度,规范完善“门前三包”,清除管线“蜘蛛网”、墙面“牛皮癣”,治理交通“顽瘴痼疾”,通过标本兼治,推动持续改进,提升市民满意度。

  一系列创建活动的强力推进,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大礼包”、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一处处看得见的变化,共同擦亮了衡阳城市文明底色,不断增强了市民创文获得感、幸福感,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已初步建成。

  创建惠民,联动联创形成合力

  创成是目标,惠民是目的。衡阳市始终把创建的落脚点锁定在造福于民上,全市各级各部门上下戮力同心,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细化具体工作,围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这一主线,聚焦“痛点”,疏通“堵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在联动联创中逐步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良好局面。

公共自行车成了“城市文明”的名片。摄影:王翟

  城管等部门深入推行“厕所革命”、为共享单车实行“一车一牌”管理、发起“环境卫生攻坚战”、对城区渣土违规运输、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中元节露天焚烧冥纸冥币等开展专项整治,使得城市管理工作初见成效,解决了一批城市弊病,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宣传等部门关注“老百姓的呼声”,及时回应市民关切。开辟“随手拍”“曝光台”“向不文明说不”等媒体专栏,让有碍观瞻的环境“有图有真相”,让有损城市形象的不良行为“处处受监督”,市民的操心事和家门口的烦心事,一桩桩交办,一件件落实,一处处整改。

南岳机场的士有序候客。摄影:罗盟

  交通等部门重点打造智慧交通,“空中交警”扩大抓拍范围、“智能云广播系统”传播文明新风、“电子警察”陆续上岗,城市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城市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点赞。此外,聚焦城区“停车难”等问题,还在城区合理施划停车位,新建立体停车场,开放机关院落为“周末停车场”,通过以上举措,全市新增机动车停车位超过2.5万个,非机动车停车点7000个。

  此外,衡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实现了高位推动、部门联动的“大合唱”格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积极作为,将培育时代新人纳入全局工作谋划推进。市教育局牵头抓好学校教育;市民政局全面落实“四位一体”救助保护机制,各县市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达100%;团市委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480余场次;市妇联着力打造“回雁家园”家庭教育品牌,组织开展“回雁”亲子课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600余场,惠及60000余个家庭;市城管执法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护蕾”行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登山不畏险、坦途不歇脚、重压不歇肩。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尽职尽责主动担当,理清难点和短板,突出重点和举措,高水平、高强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全面开展,让文明之花开遍雁城,文明芬芳浸润雁城百姓的心灵。

  创建靠民,奏响全民创建乐章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既是受益对象,更是创建主体。一直以来,衡阳市坚持自上而下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撬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起“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绘就全民共治共享“同心圆”。

  清理卫生死角、为老年人进行义诊义剪、宣传健康知识……近日,珠晖区凤凰村社区迎来了一群“衡阳群众”志愿者,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家庭,但因为“创文”这个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来到小区开展“创文”志愿服务活动。

  自衡阳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衡阳市精心打造“衡阳群众”品牌,让“北有朝阳群众,南有衡阳群众”这句响亮的口号家喻户晓。目前,以“衡阳群众”实名注册参与创文的志愿者已有78.8万人。他们在创文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活跃在交通路口、行业窗口、救灾一线、街头巷尾,风雨无阻值班,尽职尽责巡逻,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大街小巷的那一抹红,已成为衡阳一道靓丽的风景。

“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岗遍布车站机场。摄影:罗盟

  与此同时,在“衡阳群众”志愿者的示范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从原来的旁观者变成了创文“主人翁”,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心,为这座城市注入大爱情怀。他们手拉手共创文明城市,心连心共建美好家园。人人争做文明好市民,时时传递文明正能量,成为共创共建的“主旋律”。

祝融小学举行一年级迎新活动。摄影:王婉颐

  衡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也充分依靠群众力量,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全市已创建全国文明校园2所,省级文明(标兵校园)12所,市级文明校园159所,推荐53所学校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涵盖了全市12个县市区的市、县、乡三级中小学校,文明校园创建氛围浓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衡阳市进一步完善“家校共建”工作机制,96%的中小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345家庭教育服务体系”,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健全社区与学校、家庭的联系沟通机制,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太阳广场焕然一新。摄影:罗盟

  如今,在雁城,一条条街巷、一个个小区、一家家菜市场……每一处都成了创建文明城市的主战场,每一位“衡阳群众”志愿者、每一名普通市民都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力军,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建文明之城、共赴文明之约,全市文明创建信心十足、底气十足、干劲十足。

城市绿肺平湖公园。摄影:罗盟

  文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如今,走在雁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仅是一幅幅有品有味的生态画卷,还有日新月异的城乡风貌,更有一道道焕彩生辉的文明风景线。文明创建,正用一条条“蝶变”的新丝线,牵引起衡阳人民的美好愿望,凝聚了全民奋勇争先的强大力量,共同奏响了动人和谐的文明“大合唱”。(来源:衡阳日报 记者 金明达)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