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倡导全民慈善 促进社会担当

     

慈心善举,是每个人可及可为之事。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改善民生,而且还要有个改善民心、提高民识、修炼民德、履行民责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养慈行善则又成了现代社会每个公民不可回避,甚至都应之为的当然之事。这样,全社会每个人的善举和义德,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就有了倡导公民责任、褒奖勇于担当、弘扬社会正义、促进人类文明的积极意义。

“慈善”逐渐走进现代人生活

慈善在西方产于基督教,在我国源于人性信仰,这就使得慈善有了天然的人伦属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慈善理念和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成为彰显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性崇高、表征制度文明的基本标志。以慈心行善,用爱心助人,使得报者感恩社会,让社会充满人情,已成为催生慈善观念、促成慈善行为、发展慈善事业、营造慈善氛围的道德逻辑。它虽源于人的自然属性,但却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它虽出于人的良知和仁义,但却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这一超值的人性升华,带来的是责任正义,突显的更是社会意义。慈善所撬启的社会良知,会促成人的伦理善举,会诱发和鼓励更多的人讲仁行善,也自然会为公民的社会担当提供广泛而深厚的道德积淀和伦理基础。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在完善社会建设体制结构,促进人性回归,更好实现社会生活的时代要求下,用个体的善意去影响他人,用局部的善行去关照社会,让更多的人或组织加入到慈善的行列中来,让社会充满温暖和爱,让人间饱含温良和情,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文明进步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为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服务,则更加彰显慈善的本真价值和对唤起公民责任担当的社会作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慈善是对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是调节社会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局性上,提出了包括慈善事业在内的道德要求,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显然,以慈善活动为切入点,来开展与此相关的连带事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当前正在着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事的改善民生事业、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社会志愿活动的广泛开展等,有着特殊的价值和直接的作用。近些年来,不少地方以官方的名义,在市民中倡导慈善,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在慈善中思考慈善,在思考中推进慈善。但无论慈善事业出自谁手,它给接受者带来的益处、给慈善本身带来的意义,总应该是积极的、向善的。在社会公民中广泛倡导慈善,是提高公民素养、构建核心价值、增强社会责任、发展公民社会的有效助推力量。通过“全民慈善”活动的开展,能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动员、公众参与、社会监督、队伍扩展和建设体制的良好局面,促进慈善发展格局的不断完善;能在扩大社会组织和个人广泛参与中,构建慈善福利服务体系,促进慈善组织网络的不断健全;能推动慈善发展形式的创新,特色慈善品牌的出现,促进慈善事业的不断繁荣;能营造在社会上人人关心慈善、参与慈善、崇尚慈善的良好氛围,促进公民慈善观念的不断增强;能有效触及人的良知,增进社会共识,引导公民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担当,促进慈善社会的不断发展。尽管这其中的做法招致纷争,褒贬同存,甚至观点相悖,引来责难。但就我们目前慈善的发展水平和程度来讲,这种做法社会意义积极、受助者欢迎、正义普遍伸张、责任公民涌现,应当得到肯定并大力倡导。当然,我们在给予掌声的同时,也寄希望于引起社会的讨论,比如,慈善活动及其事业发展的主体该怎样定位,政府慈善的角色该如何扮演,“全民慈善”是否会成为“被慈善”的误区,社会责任是不是通过慈善就能被“打造”出来等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慈善实践来深化认知,在认知提高中扩大共识,在争鸣中明确慈善发展方向、规约慈善行为,让中国的慈善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筑建全民善行崇美的精神高地

事实上,倡导全民慈善,旨在能为全社会有效开展慈善活动提供借鉴,意在唤醒国人的慈悲之怀、善良之心、善举之为、志愿之行,使更多的人加入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行列,让人们在感受社会真情和心灵慰藉中体味慈善精神的崇高、社会责任的重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寓意是要在倡导慈善中让人们有更多的社会担当和公民义举。我认为:慈善方式可有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去刻意复制,或是非要形成某种模式,但在慈善理念的培育和责任义务的履行上却有着“复制”的必要,它可以通过此事的模仿来张扬人性的伟大,搭建善行崇美、涵养尊严的精神高地。这种慈善形式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能让这种局域的、部分的、少数人的慈善走向全民、走向社会,在大家效仿中引入道德思考,在他人借鉴中推陈出新,让慈善义举成为人们内心的追求,成为一种进步的文化,成为一种伦理自觉,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行为方式,为道德重建和倡导文明提供良好社会氛围。但现在的问题在于,怎样让慈善局部性的行为全局化、慈善特殊的模式普遍化,从而为慈善新模式的出现提供条件;在于能否形成长效化的慈善机制,并构建出一般性和常态化的慈善制度来;在于在慈善的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之间如何寻觅大家认同、社会接受的利益结合点、职责平衡面和体制性的连接线。当然,倡导此意之最终目的,在于唤起人们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担当,让更多的人真正成为与现代公民社会相适应的现代“良”民,让他们担负起本应有的社会义务,实现人化社会与社会化人的双向互动和过渡,以更积极的态度和自觉的行为伸张公平正义、消除社会弊病,让善美之意成为彰显人性光芒的精神力量,让善举之为成为表达人间美景的实践动力,从而为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服务,为社会的精神健康服务,为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社会氛围服务,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服务。(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来源:河南日报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