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好公共文化服务的"面子"和"里子"
近日,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召开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意见》作出部署。会议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3月28日新华网)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盘复杂棋局。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涉及到城市,也涉及到乡村,所以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逻辑思维;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波折。有鉴于此,我们不妨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本质就是需要编织好“面子”和“里子”。所谓“面子”即从客观条件看,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属于各自文化体系的基础设施,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所谓“里子”即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核看,需要对每个公民的文化需求有着充分把握,才能够奏效,如果没有对公民文化服务需求的具体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将会面临困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面子工程”呈现。这里的“面子工程”并非仅仅那种“看上去很美”的粉饰太平的工程,而是实实在在、具体呈现出来的基础设施。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文化差距,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上向乡村进行资本倾斜,促进其完成基础设施的构建。而对于城市来说,也需要分析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不同情况,尽量找出其中的“短板”,对“短板”进行及时的查缺补漏。只有如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够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均衡。当然,所谓的均衡并非只是一种平均化,而是一种均等化,是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平衡。在实现城市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均衡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面子”编织好。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宗旨在于提升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层次和水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非只是举办几场文化下乡活动,也不只是增加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让这样的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和各种活动真正“动起来”。在一些地方,我们会看到城市或者乡村的角落里存在着一些废弃的体育器材。如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没有抓住人们的真正需求,那么就会像这些器材一样成为废弃的垃圾。这样一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丧失了“里子”,没有精神内核。因此,只有重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能否真正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和层次,能否真正促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程度的提升,才是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里子”。没有“里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只能是徒有其表。
有“面子”,也要有“里子”,将“面子”和“里子”充分结合起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是真正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也期待在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下,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该体系带来的福泽,不仅“看上去很美”,更能够从精神层面提高我们的文化水平。(特约评论员 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