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27日同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座谈,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事关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完善相关学科设置和教材体系。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打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3月28日新华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应该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为培育可靠接班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只有坚定立德树人意识,才会真正担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矛盾高发时期,社会思想观念庞杂多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人们期盼主流价值的倡导引领,渴望道德热情的亲和凝聚。高校是优秀学子聚集的地方,思想政治敏锐,容易接受某种思潮和价值导向,这就更需要高校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善于抓住主流价值导向,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排除西化思潮杂音的干扰,让莘莘学子凝聚起报国之志、传承中华文明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
从自信教育入手,遏制边缘化价值观倾向。进入21世纪之后,跑关系、“拼爹”的不良社会风气已经在全社会迅速蔓延,并逐渐渗透到各个角落,高校也不能例外。这种社会风气就像精神鸦片一样腐蚀着人们的精神理念。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纷杂的文化背景下公众所产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导致在社会不良风气误导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边缘化价值观倾向,被人们所认同。这种非主流的价值观逐渐影响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还阻碍着年轻人的人格、理念和知识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够接地气,又能够外化于物、内化于心的价值理念来重新建树社会文化,矫正公众的价值取向。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好能担当重任。高校应该从建立中华民族的价值自信和文化自信入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有效地进行立德树人教育,从教师做起,带动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学习、真心认可、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充分利用载体,为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营造氛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刘云山同志曾讲过:精神文明建设有其特殊的规律,急了不行、慢了也不行,暴风骤雨不行、抓抓停停也不行,关键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就是常态化、长期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出成效。培育核心价值观更是个慢功夫,尽管要求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但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一个培育和树立的过程,否则“欲速则不达”。要用好载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用学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渗透,去引导。比如,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宣传,在普遍认知的基础上,将其渗透到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可以通过请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进校园,用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平凡小事启发学子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助推他们励志成才;组织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锻炼学子们的品行,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在大学生群体入心入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大学校园时代风尚。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是“人伦之楷模,万世之师表”,是美好价值理念的言传身教者。高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要让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引路人、文明传承者的作用,立足本职岗位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教师崇德重义、向上向善的言行成为化坚冰的暖流,成为现实社会中的一泓清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师生的心底,并向社会广泛传播,促进“立德树人”取得丰硕成果,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董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