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文艺评论当有颗“勇敢的心”

    

 “当下的文艺评论不能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失去了判断力和方向。”3月18日下午,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座谈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指出,与当下相对繁荣的文艺创作局面相比,文艺评论工作已严重滞后,未能跟得上业界和时代的步伐。(3月22日《光明日报》)  

  在我们生活中,有几种文学体裁,各有使命。小说是社会的缩影,是人物性格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表达;散文是休闲的,只有生活在安静生活里的人,才有散文表达的气质,因此,散文是生活的诗;评论是功能性的,当“合为时而作”,当社会有太多的谄媚,它就是一副醒药,给社会醒脑,当社会有太多的尖刻和冷漠,它就是一股春风,雪中送碳……在笔者看来,在所有的文体当中,文艺评论当是最有“风骨”的,或者说是最有脾气的。对于和事佬们来说,它是天生的“搅局者”,而对于社会的良知们来说,它就是坚守底线的“发声者”。  

  然而,文艺评论正在失去它的“脾气”。“文章合为时而著”,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很多文章只剩下“迎合”了。“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千古佳话,而只能成佳话了,很多文艺评论只做表面文章,只触及问题皮毛,只关心市场需求,只负责绕道前进,直面真相的能力已然大不如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活需要,很多人写评论恐怕初衷只是挣些稿费罢了,而且还有一部分所谓“自由撰稿人”,怎么舍弃白花花的银子而无所禁忌?二是“打酱油”心态,写评论只是一种爱好,或者是闲来无事,发发牢骚,如果你真让他提起社会良心的使命,当然是有些受宠若惊了;三是文人的内心太纠结,或者说是纯洁度大不如前,为了考上家长们理想中的大学,我们需要那种全能型的人才,当走向社会才发现,我们原来都变得像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样,批量生产加工的产品自然缺乏棱角,都一蜂窝去做那些与“金钱”和“地位”打交道的事情去了。  

  如果连文艺评论都失去了坚守的勇气,那么,“皇帝的新妆”该如何被揭穿,歌舞升平不是社会常态,应该一些常规性的“刺激”来提醒我们麻木的神经,而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碰撞中才有火花和激情。  

  文艺评论当有“勇敢的心”,如人一样,没有颗心支持,很难找回锐气和脾气。一个人之所以勇往无前,关键在于保持一颗“初心”,这是他不畏一切闲言碎言和千难万险的动力所在。电影《勇敢的心》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堪称点睛之笔,“你的心是自由的,要有勇气去追求自由”,一场史诗般的战斗,是与敌人,更是与自己,它就是华莱士一生追求自由的“心”。文艺评论的天生斗士,但不是乖戾的噪音制造者,它追求真相和真理,通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来颠覆人们固有的陈旧思想,搅热一池烦闷的、静止的死水。  

  文艺评论的“勇敢的心”来自于人民,来自于泥土,来自于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感触。笔者还是那句话,如果连文艺评论都没了脾气,那么我们的社会真的是到了该自救的时候。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大量的文艺评论家来鼓与呼,哪怕是生活在盛世,文艺评论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最基层,需要勇气,更需要与天地日月战斗“心气”!(任平生)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