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好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3月16日新华社《政府工作报告》选摘)
从本质上说,文化是生活的,这里的“生活”是指文化的来源。我们常常陷入这样一种误区,以为与文化相关的东西都是高格调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雅致,其实不然,是我们误解了文化的真意。从远古文明到现代社会,文化的生老病死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是高雅还是民俗的,文化来源于生活,几经辗转,成为提炼的生活抽象而存在。因此,文化是生活的。
而生活是人民创造的,文化自然也不例外,这里“人民”是指文化的来源和归属。苏轼的诗词豪放充满力量,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高耸入云的脱俗精典,而那“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江城子”又充满生活的情调,这些灵感无不与其奔波的生活有关,他既是皇亲,又是与人民一起歌舞一起欢笑的父母官,于是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文豪是生活的,而文豪的生活也是人民的生活写照。苏轼只是文化现象中的一朵浪花,是人民推动文化创作的典型案例,也是人民享受文化成果的史实。
既然文化出自人民,那么文化红利就该为人民所享有。在我们大力建设精神文明的今天,人民是绝对的争取对象。我们的精英群体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已经趋于饱和,处在平均值的上游,而普通人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处在平均值的下游,因此,我们应该打破文化垄断,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接受文化的精神洗礼,让普通人也有高雅的权利。
于是,文化就该走出象牙塔,走进人民中间,去呼吸自由和新鲜的泥土气息,这样的文化才是大众,也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常常感叹,我们是失根的一代,无家可归,其实说到底,文化定力不足才是我们失根的关键。以农村为例,有能耐的人都走了出去,赚了钱发了财,大家也不肯回报家乡,人的财富积累与家乡的建设没有正比例发展。本来在现代中国,城市是文化的聚集地,农村是文化建设的薄弱地带,再加之富起来的农民不愿意回乡建设,于是文化越来越失去群众基础,成了浮在空中的华美彩虹。
文化与泥土,或者说是与人民失联的话,会造成文化发展的营养不良,没有人民肥沃土壤的滋养,文化就会失去基本的价值判断,进而会失掉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知道,彩虹虽美,但并不长久,因此,文化应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唯有扎根人民,才能永续辉煌。(吴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