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平江县最偏远的盘塘小学,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华中师范大学“洋雷锋”,他们都是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分别是来自布隆迪的巴甫、利比里亚的陈朋、土耳其的的毕和菲律宾的卓(女)。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国度,皮肤也黑黝黝的,但个个亲切和善,尤其是他们的“洋雷锋”精神,受到了全校300多位师生的喜爱与追捧。
让学生入迷的“全英语口语课堂”
课堂上,4位“洋雷锋”老师分别为五六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全英语口语课”。他们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有趣的游戏形式,通过说、唱、画、跳等活泼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能用英语说出人体外表各部分的名称,唱出老师编的相关歌曲,甚至还有学生与老师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五年级李同学高兴地说:“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既认识了外国老师,又学习了不一样的英语口语课,感觉很新奇,学得快入迷了。”学校李丹老师说:“今天外教老师的方法很新颖,将游戏方式带进课堂,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效果好,我们老师都大受启发。”课后,学生纷纷跟“洋老师”玩起了互动,用他们蹩脚的英语或通过纸条进行交流。
暴风雨过后的“雷锋行动”
下午三时许,师生互动活动刚刚结束。一场特大暴风雨突然袭击了校园。几位留学生一边安慰孩子们,一边帮助他们安全避险。六年级教室里,一阵大风将一整块窗户玻璃刮了下来,摔在了地上,“好险!”幸好学生们被集中安排在离窗户较远的地方,没伤到一个人。校园里,刚栽下不久的树苗,被风一连吹歪了好几棵;一些樟树的枝叶被刮断掉到地上……肆虐了近一个小时的暴风雨渐渐变小了,看着校园里儿到处都是狼藉的枝叶和垃圾,留学生们挽起裤腿,扎起袖子,与师生们一起投入到大扫除活动中。他们扶的扶树,抬的抬树枝,扫的扫落叶、捡的捡垃圾,配合得非常密切,校园里上演了一幕“中外师生同劳动”的暖心画面,很快,零乱不堪的校园又恢复到干净卫生的面貌。师生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他们是真正的“洋雷锋”。
山里孩子有了“精神食粮”
担任这次活动的领队是华中师范大学潘勋勇教授。盘塘小学是潘教授的母校,他情系家乡教育,去年,潘教授就和他的团队捐款5千余元,委托盘塘小学校长黄辉艳为学校订购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几百册图书,让山里的孩子有了“精神食粮”。
据悉,华中师大“洋雷锋”志愿队成立于 2012 年 4 月,由来自 30 个国家的几十位留学生组成。团队旨在为社区、学校、医院等提供非营利性的志愿服务,弘扬雷锋精神。潘教授还表示,回校后马上会落实盘塘小学的线上课程,以后将定期来盘塘小学举行线下学生授课,开展教师培训讲座等系列支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