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路街道家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11月,是首批成立的社区,有近14年的历史,期间管辖区域也经过多次调整。现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小区、5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常住人口1307户3409人,流动人口850人,社区工作人员7名,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3年11月,党员人数83人,今年3月成立家园社区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老党员支部称智囊支部,年轻党员支部称能量支部)。近年来,社区党总支把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为辖区居民办小事、办实事上,体现在创新社会化管理服务上。
1.创新“大社区”品牌。2015年年初,充分利用兼职委员资源,首创“大社区”的概念-即相邻几个小区联合起来,物业与物业之间,保安与保安之间,用对讲机或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信息畅通,一旦某个小区发生突发事件,相邻物业及保安马上支援,对突发事件进行援助处理。“大社区”实施以来成效显著:社区2015年刑事案件发案率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30%,2016年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40%,形成了联防共治、携手共进的态势。
2.成立党员志愿分队,打造三社联动。按小区设立志愿分队,11个小区组建了11个志愿小分队,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热心居民、物业成员、业主委员会、楼栋长及社工组成,共有278名志愿者,对各自小区内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因病致贫的特困群众、困难党员等进行结对帮扶。截止目前,志愿分队共开展志愿服务500多次。并将党员参加公益活动作为党员积分管理的加分项目。
3.打造“爱老敬老”特色平台。依托牛形山长者照护之家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爱老敬老活动,从身体上、精神上多方面关爱老年人,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终。如开展了针对辖区老年人的免费兴趣班,兴趣班分为书画、音乐、舞蹈等多种类型,每个礼拜老人有四天可来参加兴趣班。目前,兴趣班共开班100多次,1000多人次参加。
4.开设“互联网+”的模式。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开设党员微信群、物业微信群、社区公众号等,实现党务居务服务、志愿服务等,方便居民在手机上、网上“找书记”、“找物业”、“参与社区活动”,实现有效的多元共治。
5.首创“社区微剧场”。今年6月,社区建立“微剧场”,由文艺爱好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长期上门表演服务,如唱歌、跳舞、诗朗诵、运动操、相声、小品等,争取每年能对每位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表演二次以上。目前已演出六场,均得到居民的良好反响,在日报、晚报相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