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同志, 1930年10月1日出生,辽宁省丹东市人,1946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5月入党,先后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宜沙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转业后一直在长沙市建材局系统工作。1985年4月离休。现任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报告团副秘书长、白沙井社区关心下一代协会常务副主席、市煤炭建材行业办公室企业离休党支部书记。
一直以来,他认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伟大在的基础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千秋万代后继有人的大事,尤其是在社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永久性的工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和睦及社区文明建设,创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职虽退,但心未退,党的先进本色未退,仍然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践行着“三个代表”,让“余热奉献,晚霞生辉”,继续谱写着人生的新篇章。
徐克同志1985年离休后,一直为居委会和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义务工作,连续六届任白沙井社区关心下一代协会常务副主席、青少年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他真诚奉献下一代,无怨无悔二十多年来如一日,不管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不拿工作报酬,无私为青少年教育操劳不停。他曾连续十二年荣获长沙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光荣称号,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二十年突出贡献奖,获长沙市文明市民标兵、市老龄委“发挥余热的老干部”、市老干部先进个人、市经委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市建材局优秀党员、市建材局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十佳会员”和先进代表、天心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天心区教育战线先进个人、天心区社区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天心区“五好文明家庭”、天心区“书香之家”、天心区老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同时,他还是湖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副会长,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报告团副秘书长 ,他先后在市委办公厅、市妇联、市建委机关、市公路总段等一直致力于宣传延安南泥湾精神,为推动南泥湾精神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而不遗余力。他热忱为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远近闻名,成为了白沙井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一、依托社区人文优势,将关协工作融于各项活动之中
(一)开展“爱井护井”活动。由于取水的人过多,白沙井一度遭受破坏,水质变差。从1996年开始徐老就在白沙井旁给青少年、社区居民、过路游客、取水市民宣传保护白沙古井的重要性,牵头带领由社区老党员、楼栋组长和少先队员组成的“爱井护井”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对白沙井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并以此为教育基地,开展宣传《环境保护法》、《水法》,爱护社区的文物和水资源的活动。中央电视台对“爱井护井”志愿者队伍的活动进行过专门报道,并对领军的徐克同志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随后的中央电视台晚十九点《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
(二)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2004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刚一发表,徐克同志就结合社区市民学校关于诚信教育的主题和黄兴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对该校学生发出的《我诚信,我成长》的倡议书,他多次义务到城南路街道内的黄兴小学、幼幼小学为青少年宣讲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课,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切入点,让艰苦朴素、诚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在孩子们的心底扎根。
(三)开展“传统教育”活动。为了改掉社区部分青少年生活上追求享受、穿戴上追求高档、花钱大手大脚、不听家长管教的恶习,徐老与社区和延安精神研究会衔接,请来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特邀顾问、报告团秘书长饶弘范同志(原省委副秘书长),在市民学校给社区居民和黄兴小学师生上了一堂“牢记两个务必,弘扬南泥湾精神”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并联系南泥湾老战士合唱团在黄兴小学给社区青少年和居民进行演出。几次大型集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居民们好评如朝潮,青少年也受益多多,挥霍浪费的现象少了,调皮捣蛋的学生少了,徐老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颜。
二、发挥五老先锋作用,凝聚力量开展特色活动
(一)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成立绿色基金会。徐克同志充分认识到,要想把关协工作做好,就要发挥“五老”作用,这是教育青少年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社区关协工作一定要老与小两头抓,把这个工作抓好就必须依靠“五老”。近年来,徐克同志带领社区五老成员为社区青少年活动募集资金,他头一个就捐了500元,通过他的发动社区关协成立了首个“绿色基金”,专为社区内单亲困难的家庭提供助学,在寒暑假时还组织青少年开展结对互动活动。为了更好地带动社区五老成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带领社区青少年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他牵头在社区成立了天心区首个社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并被推选为城南路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二)依托南泥湾蔬菜基地,开展假期实践活动。为弘扬青少年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每年寒暑假的时候,他亲自带领孩子们到大托南泥湾蔬菜基地参加学农劳动;他还把把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老战士请到社区市民学校给社区党员和学生讲课,为孩子们免费赠送革命传统教育书籍《南泥湾小故事》、《四十七军在解放战争期间》等共计6000多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三、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区和谐建设
(一)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徐老虽已经是七十八的高龄,但他却十分关心社区建设,坚持每周都到社区转几圈,到办公室和大家唠唠嗑,时刻提醒大家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同时也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如:社区去年举办的民“星”大海选活动中,他被选为社区的“管家名星”;今年举行的“关注留守儿童”、“抗震救灾募捐”、“楼道也是我的家“市民听证会等活动,他都带头积极参与出钱出力。
(二)积极参与社区“和谐论坛”。社区组建“美德”传播团以来,他积极主动请缨定期在白沙古井进行文明开讲,为社区党员和群众进行美德宣讲,传播文明,典型示范,积极倡导广大群众从自己、从身边小事中找寻不足,共同讨论如何参与文明城市建设,营造“比和谐、比奉献、比服务”的氛围。
“余热奉献,晚霞生辉”正是这位老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徐克同志仍在默默耕耘,他以夕阳之躯托起祖国的朝阳,他的奉献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的关协工作者同他一起把社区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