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绥宁七色光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第二次组织向阳奶奶学习苗族插绣。绥宁七色光青少年志愿服务队队长、苗族插绣爱好者肖玉梅说:“我和孩子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一种插绣这种艺术。2016年,我曾经组织七色光30多个人向阳奶奶一起学习,请她教我们。我想把这个插绣这门技艺的话能够在绥宁传承下去。参加活动的苗族插绣爱好者们纷纷表示:第一次看阳奶奶的作品的时候特别喜欢,希望把苗族插绣发扬光大……
绥宁县位于湖南省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是中国巫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聚居着苗、汉、回、侗、瑶等20个民族,38万多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62.3%。各民族融合发展生生不息,创造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苗族插绣这一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在绥宁县苗乡侗寨中广为流传。由于苗族没有文字,所以,心灵手巧的苗族人民用苗族插绣来传情达意,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苗族插绣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纹身技术,盛于明代。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绥宁苗族插绣已被列为朝廷贡物。
插绣是苗绣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在绥宁县南边的关峡苗族乡和寨市苗族侗族乡,还依稀可以找到插绣的踪影,但一直无法找到代表性传承人。直到2007年,已经67岁的阳俐春拎着一大堆光彩夺目的插绣作品站到绥宁县有关领导和专家面前,插绣无代表性传承人的历史才宣告结束。如今,绥宁苗族插绣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阳俐春的代表作《花开富贵》、《富贵相伴》、《荷风飘香》等被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1941年,阳俐春出生在绥宁县唐家坊镇下湾村。刚满7岁,她就开始跟着祖母和母亲学习插绣。15岁时,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绣花姑娘”。然而,“文革”期间,她家被抄了家,一家三代积累的数百件插绣艺术珍品,全部被付之一炬。
直到1977年,阳俐春萌生了重新拿起绣花针的念头。那时还是物质匮乏时期,在绥宁根本买不到彩色丝线,她便不惜代价,远赴邵阳、长沙、上海购买丝线。她还对插绣使用的绣花针进行了大胆创新,即把以前祖祖辈辈使用的箭竹针和鸟骨针,改为使用一次性医用针头,这就大大提高了绣花工具的制作时间和使用寿命。这时候的阳俐春已经不再满足于在鞋帽上绣些小小的花鸟虫鱼,而是开始了探索创作大幅绣品。1991年,从单位退休后,阳俐春进入了创作高峰期。1998年她创作的大型插绣作品《花开富贵》,后来被收藏家开到了23万元天价。
原先,阳俐春从事插绣仅仅是出于一种爱好。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时俱进的阳俐春逐渐醒悟到自己掌握的是一项濒临失传的艺术。2008年,阳俐春和她的作品的出现,民俗学家认为,标志着成熟的绥宁苗家插绣艺术重见天日,且结束了苗家插绣无代表性传承人的历史。2012年,凭着高超的插绣技艺,阳俐春正式被认定为苗族插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此后,她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文化艺术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阳俐春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心愿,就要让大家都知道、了解绥宁苗族插绣,要让这项祖辈们留下的古老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阳俐春奶奶说:“过去,这种苗族插绣是穿到皇帝身上的,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还是要继承我祖母的遗志,因为这是传家宝,所以,我长大了以后我就慢慢地钻研,到我退休的时候,我就更加努力学习了,更努力钻研了,所以才有今天(的成绩)。我的作品主要是锈我们苗族的一些习惯、一些习俗、画鸟。这个插绣是非常地要时间的,因为它有两道工序的,一道呢就是绣,二道呢就是剪。它要绣好了还要剪好。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插的工艺,另一种非常重要的就是剪刀功。剪出来既要有立体感,又要薄、又要好看。我有78(岁)了,但是我想培养一些接班人,我要传承下去,我要尽我的努力,告诉我的徒弟。我感到欣慰的就是,我们这些徒弟也很进步,我有一个徒弟被评为市一级的传承人了。苗族插绣可以用于扶贫建设,像这种小手绢呢只要绣一点点的,有的买到两百、三百,这个也卖得三四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