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株洲市教育局志愿服务队一行七十余人一起,走进了湖南省白马垅女子戒毒所,参加志愿帮教服务活动。
白马垅女子戒毒所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白马垅劳教所,这是湖南省唯一的女子强戒所。在这里戒毒的学员,都是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强制押解而来,进行强制戒毒。据了解,强戒期为两年,分为生理脱毒期、康复训练期、社会适应期三个阶段,采取定项考核的办法加强对戒毒人员行为规范的管理。
走进戒毒所,迎面可见的国旗国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而干净整洁的环境和优美的绿化,又让这庄严增添了一丝温暖舒适。在听取欧政委对戒毒所情况介绍之后,我们一行来到了以巨大铁门掩蔽、拉满电网的高墙包围的神秘的戒毒大院。在进戒毒大院之前,所有人员被要求将手机和照相机寄存在院门外,以保护戒毒人员的隐私,并穿上醒目的印有“志愿者”字样的红色背心,戴上志愿者胸牌,以防有戒毒人员随参观团队混出。
戒毒大院内清静、整洁,不时能看到列着整齐队伍的女学员们走过。我们依次参观了她们的集体宿舍、集体劳动车间和回归社会适应区。集体宿舍是八人间的,室内物品少而且摆放整齐,四张上下铺的实木床上,被褥被折成“豆腐块”,整齐划一地放在床头。
在她们的集体劳动车间,大门上方写着“整理、整顿、清理、清扫、素养”五个词。走进车间,我们看到上百名女学员穿着统一的运动服装,坐在流水线旁进行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一所戒毒所,人们都会以为只是走进了一个普通的电子配件生产厂房。通过劳动,她们能够得到每月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的报酬。她们分工明确,动作熟练。剪线、焊接、测试、包装,每个人各司其职,认真麻利地做着。发现大批的参观人员进来,她们中的一些人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又低下头继续着自己的工作。她们中,有的人容颜看起来还十分稚嫩,也有一些人一看就知道已是为人妻为人母,还有一些年长的奶奶级人物。从她们一些人苍白的脸色、深邃的眼圈和干枯的头发,我们还可以看出毒品曾经如何残暴地啮噬过她们的身体,但从她们专注的眼神和麻利的动作中,我们又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们如何殷切地希望重新拥有一个光明的人生。
(因戒毒所内部禁止拍照,内部图片来自网络)
在回归社会适应区,我们看到书吧、网吧、音乐吧、健身房等供戒毒学员休闲的设施,并且,这里还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戒毒所与一些单位合作,可以让学员从这里离开以后,回归正常的社会工作岗位。在手工艺品制作室,我们见到了一位正在做手工艺品的学员。她四十岁上下年纪,面色较红润。见到参观人员进来,礼貌地站起,并对我们微笑以示欢迎。她未完成的作品是一幅宽两米有余的大型十字绣,画面复杂,已完成了大半,针线细密规整。里面还展示着其它的作品,有水晶饰品、居家摆件等,都十分精巧细致。
随后我们欣赏了由学员出演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情景剧,听取了所内学员的现身说法。情景剧再现了一位七岁女孩的母亲因为吸毒而对女儿的哭泣、父母的伤心绝望置之不理,被父亲报公安机关抓获送进强戒所,在所内苦苦思念亲人,然后在女儿生日的那天,接受父母和女儿探望的故事。这样的情节,对于所内的每一位学员来说,都可能是切身经历。她们母女在探视时抱头痛哭的情节、吸毒母亲痛心疾首地忏悔的情节,使许多参观团成员落泪。而坐在舞台两旁的上百名一同观看节目的戒毒学员中,更是有不少人泪如雨下,泣不成声。我们无法感受此时她们心中的百味杂陈、翻江倒海,但我们可以从她们的热泪中知道,毒品给她们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痛苦和悔恨。
随后,我们志愿者服务队为戒毒所捐赠了5000元的书籍和2000元的电话卡。晏贤明书记代表局里志愿者对戒毒所的学员寄语希望。希望他们早日戒毒成功。回归社会和家庭。
此次白马垅戒毒所之行,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她们,曾经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子女的温暖港湾,她们也有过梦想、有过追求,她们一些人也曾经拥有过成功的人生,然而今天,她们却只能在高墙之内,用自己全部的气力与毒魔作斗争,细数内心的痛苦自责,饱尝对未来可能面对歧视的恐惧。她们美好如花朵般的人生,曾经在毒品的摧残下枯萎败落。而戒毒所,给了她们一个重新开始人生的机会。
从戒毒所出来,我们看见田野中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正开得鲜艳。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
湖南省志愿服务网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微信沟通
扫描二维码关注
湖南省志愿服务网
微信沟通社群
新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