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郴州莽山:何勇和他的“跳石子扶贫模式”
这里的石头会跳舞
——何勇教授和他的“跳石子扶贫模式”
来源:中国网 作者:薛斌 陈云杰
7月6日—8日,郴州市好人协会副会长、郴州市莽山土里巴吉公司负责人何勇、湘南学院周桂英教授、曾鹰教授受邀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生态文明和反贫困国际高峰论坛年会。周桂英、何勇就“跳石子扶贫模式”在高峰学术论坛发表演讲,引起与会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热烈反响。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山区农村,村民如何尽快实现脱贫,走向富裕?何勇教授在宜章县莽山乡西岭村跳石子自然村创造的经验,受到越来越多相关部门人士和媒体的关注,广东省连山县、乳源县、贵州省凯里市以及本省郴州市等一批又一批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莽山跳石子考察学习,他们表示,要结合实际推广跳石子经验,推进自己地方的脱贫和发展步子。
拜师
跳石子自然村,属莽山乡西岭村第5村民小组,是一个瑶族聚居的山村,30户人家共130口人,耕地80亩,山岭面积3200亩。这个村平均海拔900多米,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山上野猪多,山鸡多,农作物有一半毁于野猪山鸡之口,当地有一段顺口溜:“跳石子人真可怜,一年到头不得闲。自从种子下了地,野猪山鸡就捣乱。天天守,夜夜看,眼熬红,嘴喊烂,到头还是灾荒年……”2014年,这个高山瑶寨,人平纯收入仅1600元。
跳石子现任村民小组长赵王保是个肯动脑筋的人,先是带头种起了茶叶,接着又邀约几个村民搞特色养殖。他们凑钱买了几只小野猪驯养,但养了三年,几只野猪就是不生崽。2015年,赵王保通过朋友认识了在莽山培育黑豚多年并取得成功的何勇教授,恭恭敬敬向何老师请教。何勇来到跳石子,看了赵王保等人驯养的野猪,连连摇头:“这是一窝猪来的,亲血缘关系,不会交配繁殖的,赶快处理掉,否则只能白白浪费饲料!”
何勇原是湘南学院教师,1994年辞职下海做律师,办律师事务所。2009年离开广州律师行,来到湘南边陲的莽山休养,调理身体。几个月以后,体重下去了,他心里的另一种不安却生起了:这一带山里的村民们在温饱线上挣扎,村民跑得动的都外出打工,好多自然村成了“空心村”。这位在乡村长大,对乡村和农民有着深厚情怀的知识分子,油然生出一种责任,觉得要为这里的村民脱贫和乡村发展做点什么。他在莽山乡钟家村吊鱼坑自然村租了一片山林探索特色种养路子。他花了5年时间专心钻研,用湘西黑猪与莽山山里的野猪杂交,培养出一种高品质生态猪——“莽山黑豚”。这种猪,纯野生放养,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自配饲料,杜绝添加剂,黑豚在没有任何人为介入下完成野外自然繁殖,猪崽成活率达到98%。黑豚肉受到市场追捧,每公斤售价200元,仍供不应求。
赵王保和众多村民恳请何勇教授到跳石子传授黑豚养殖技术,希望与何教授合作开辟新的黑豚养殖基地,何勇习惯地捊捊他的大胡子,笑一笑,爽快地答应了。
担纲
2015年4月,何勇的郴州土里巴吉农庄有限公司与跳石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成立宜章县土里巴吉跳石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跳石子专业合作社提供山岭场地等资源,每股象征性出资4600元。土里巴吉公司提供猪苗、技术和资金不足部分,合作社一方选合适人选担任董事长、财务总管,土里巴吉公司派人担任总经理和技术指导,双方各占50%股份。
合同签订两天后,第一批70头猪苗就送到了跳石子山上,这一带有上千亩竹林,控制养殖比例,实行轮牧,既可以搞好林下养殖,又有利于竹林的垦复。为了做好技术指导,何勇将自己的家安到跳石子后山一栋村民闲置的土坯屋。第一天晚上,睡到半夜,他就爬起来,打着手电观察猪崽适应新环境的情况。当时清明刚过,到处是清明祭扫时留下的飘飘摇摇的纸花和纸带。他从从容容向山上走去,心想:跳石子历史新的一页翻开了,这台戏只能唱好,唱出彩。作为这台戏的担纲导演兼演员,自己责任重大。他的案头,除了几大部厚厚的《动物志》、《植物学》、《生猪养殖学》以外,还有梁漱溟、晏阳初当年关于乡村建设的作品,以及费孝通等人的人类学著作,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乡村情怀和乡村责任的一根血脉。
公司经营项目主要有三个:黑豚养殖、品鉴酒店、市场营销。何勇教授在三个方向同时发力,山上山下,省内省外,奔波操持,几乎没有可以轻松吁口气的时间,人们说他“天天在路上”。
为了办好跳石子黑豚品鉴酒店,他关掉了自己公司原设在莽山街上的一家黑豚酒店,公司每年减少60多万元收入。为了提高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他在村里举办了“土里巴吉农耕学堂”,请专家、教授、法律工作者讲农业种植知识,讲国学经典,讲法律法规知识,何勇每个月都要到学堂亲自授课。他特请广东食品药品学院和广东中医药研究所在跳石子建起教学实践基地,增进学校师生与村民的融合与交流,极大地开阔了村民的视野。
有人称何勇为“新乡绅”,但整个运营过程中,何勇没有把自己当作启蒙者和恩赐者,他始终认定和坚持农民是经济组织的主体,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每个村民既是投资者,又是劳动者;专业合作社与外来投资人构成利益分享的“命运共同体”。因此,村民的内生动力充沛。3年来,跳石子专业合作社只争取了20万元政策贷款,其余全靠村民自筹,大家齐心协力,投工投劳,焕发出空前的积极性和激情。2015年就实现了当年运营当年赢利,收回成本之外,年底合作社社员每股(户)分红5200元现金,10斤黑豚肉。据统计,2016—2017年,每股(户)分红也在5000元以上,盈利的相当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黑豚存栏数由2015年150头增加到现在的300头;黑豚品鉴酒店席座由当初的6桌增加到现在的16桌,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递增31.5%,目前公司总资产已逾400万元。2017年,跳石子自然村人平纯收入3800元,全组整体实现脱贫。
戏眼
“跳石子扶贫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是有一个好的产业项目,二是有一个能充分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运营机制,三是有一批公道能干的乡村好人。
村民组长兼公司董事长赵王保,是跳石子村民的主要带头人,他吃得苦,吃得亏,诚挚公正。他先后为合作社3名社员垫付入股资金;他跑上跑下,操心费力,全是义务工;黑豚品鉴酒店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负责,他把在江苏打工收入颇丰的儿子赵军叫回来当店长兼厨师,终于把酒店办得风生水起。为了解决茶农的下山炒茶之难,他在村前找了一块地建炒茶作坊,建到一半,村民反映建在这里会影响酒店发展,他立刻拆了重建,损失3万多元。
邓龙桂是村里德高望重的灵魂型人物,遇事从容沉着,处事合理合度,凡碰到疑难问题,村民都请他出来讲公道话,拿主意,多少家长里短的事,全靠这位“清官”化解了断。
在他们周围聚拢了一批吃苦耐劳积极热心的村民,如赵生发、赵永红、邓水保、周炳辉、周永刚等,成为合作社和项目公司的骨干和中坚。村民从分散的单门独户经营,走向互助合作抱团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渐磨合的过程,走到今天,全靠这些乡村好人关键时刻的坚定和坚持。
有一户村民,因为没入社,总想给合作社和公司制造点麻烦,深夜他趁着酒意爬到一个高磡,砍断了黑豚品鉴酒店的引水管,却不小心从高磡摔下来受了伤,赵王保、邓龙桂、周炳辉等什么也不说将他立刻送到医院治疗。这个村民羞愧难当,流着泪直说:“对不起,对不起……”
合作社和公司成立时,有6户村民不肯入社入股,年终见社员分红了,他们坚决要求加入,但一部分社员不同意,赵王保和邓龙桂做大家的工作:“革命不分先后。”考虑到先入社入股的村民创造了基础条件,出了不少义务工,新加入的村民多出一点股金,经过耐心沟通协商,一致同意新股东每股(户)出资7000元。2017年,跳石子30户人家全部入社入股。
黑豚品鉴酒店越办越红火,于是有村民想自己办酒店,合作社的大部分社员表示反对,但合作社和项目公司负责人却很大度地参加了个体酒店的开业仪式,封了红包,鼓励他们把酒店经营好。几个月后,个体酒店因为菜品单一,门庭冷落,只好关了门。合作社和项目公司欢迎他们重新投入到集体经营活动中来,扭成一股绳干事创业。
每谈到乡村好人,何勇就感慨不已。他说:“跳石子是座大学校,有我学不完的好东西,尤其是这块土地上村民的纯良品德和古道热肠。几千年的积成,形成了巨大的乡村文化体系和独特的乡村伦理。帮扶乡村,首先要了解和认识乡村;振兴乡村,必须遵循乡村本有的美好传统和伦理。跳石子模式,不是我的创造,是跳石子全体村民的创造!”
有媒体到跳石子采访,问赵王保:“这里为什么叫跳石子?”赵王保说:“每到盘王节,我们瑶寨就载歌载舞。我们这里男男女女,个个爱跳爱唱,人家说我们这里的石头都会跳舞,于是把我们这个瑶寨叫‘跳石子’。以前是穷快乐,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从心里高兴,出门就想唱,就想跳……”
来源:中国网 作者:薛斌 陈云杰